下实功、用实招、见实效 让开门教育入行入效

2次阅读

共计 120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坚持开门教育,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评判。党员干部作风如何,学习教育成效怎样,群众感受最为直接,也最有发言权。广大党员干部要持之以恒推进开门教育,下实功、用实招、见实效,让开门教育入行入效。

精准调研下实功,“干什么”群众说了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也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必须充分运用的方法论。广大党员干部应当以“蹲下去才能看清蚂蚁”的专注态度,怀揣“一竿子插到底”的坚定决心,灵活运用“四不两直”“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等科学方法,主动放下身段、扑下身子、迈开步子,深入基层的广阔天地。信访举报的一线,能照出问题的真相;拆迁安置的现场,可洞察群众的需求;重大项目的实地,能衡量工作的成效。在这些地方,党员干部可获取最真实、最鲜活的一手资料,触摸到工作的实际脉搏。不仅如此,党员干部还要善于把微观调查和宏观调查巧妙结合,将收集到的问题诉求,分门别类、认真梳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深入分析,找到其中的共性因素,得出具有规律性的认识。而后,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精准思维,将调研成果精心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化作增进民生福祉的温暖阳光,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让调研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服务群众用实招,“行不行”群众来监督。 开门教育,“开好门”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要在“办好事”上大做文章,下足功夫。广大党员干部应成为群众需求的“敏锐捕捉者”,聚焦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关键领域,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最朴素的心声,挖掘最迫切的诉求。时刻把群众的所想、所急、所难放在心头,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全力攻克群众工作中的堵点、难点、痛点。党员干部要成为承诺的“坚守者”,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推动工作从“解决一件事”迈向“解决一类事”的更高境界。用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果,照亮群众的生活,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与温暖,让服务群众的实招落地有声、成效显著。

群众满意见实效,“好不好”群众来评价。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作风改没改、改得如何,群众的感受和满意度才是如金子般珍贵的标准,是检验成效的“试金石”。广大党员干部要成为胸怀宽广的“接纳者”,涵养“纳谏如流”的胸怀和“闻过则喜”的雅量,主动敞开大门,欢迎群众监督的清风拂面。以群众满意为导向,从群众反映的问题中精准找到工作的出发点,从群众期待的目光中明确工作的落脚点,精心制定科学详实的整改举措,并以坚定的决心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党员干部要化身高效的“处理者”,及时核实、及时处理、及时回应、及时反馈,形成一个紧密高效的工作闭环。坚决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以实际行动和显著成效赢得群众的衷心拥护和赞誉。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