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392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0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其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严格的纪律要求,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不仅是一个光荣的身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深思并践行“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这句话,它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自我革命,一次深刻的心灵淬炼。在此,我愿分享自己在这条道路上的点滴感悟与实践,希望能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何谓“党员标准”:立身之本,行为之规
要感悟“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首先必须清晰地理解何谓“党员标准”。这不仅仅是写入党章的八条义务,更是贯穿于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中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它涵盖了政治信仰的坚定性、宗旨意识的纯洁性、纪律观念的严肃性、担当精神的自觉性以及道德情操的高尚性。
在我看来,党员标准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基石。它要求我们不仅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彻底入党。这意味着我们要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人民的利益置于最高位置;要严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清正廉洁,公道正派;要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还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这些标准,如同北斗星辰,为我们指引方向;又如一面镜子,时刻映照出我们的不足,鞭策我们不断进步。每一次的自我审视,都是对党性的又一次洗礼。
二、感悟之路:从认知到实践的深度融合
“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绝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持续学习、深刻领悟、躬身实践、不断反思的动态过程。我的感悟之路,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1. 坚定理想信念:精神之钙,行动之源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得“软骨病”。在我看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这种坚定,并非盲从,而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深刻理解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
在日常学习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当理想信念真正内化于心时,它便会成为抵御各种错误思潮侵蚀的“防火墙”,成为面对困难挑战时坚不可摧的“压舱石”。比如,在面对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或质疑时,我不再感到迷茫或动摇,而是能够用党的理论、政策和历史经验去分析判断,坚信党的事业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伟大事业。我通过深入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经典著作,参加党组织的理论学习,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不断强化自己的理论武装,筑牢信仰之基。这种由内而外的坚定,让我更有底气去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去坚守共产党人的本色。
2. 牢记初心使命:人民至上,服务为本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一条红线,也是党员标准的核心要义。我在工作中,始终将“服务人民”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的工作岗位可能平凡,但服务人民的初心却从未改变。我学会了多倾听群众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例如,在处理一些具体事务时,我不再仅仅是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而是会多一份人情味,多一份设身处地的考量,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哪怕只是一个细微之处的改进,也能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我时常提醒自己,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真正融入群众之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种实践,让我的党性得到淬炼,也让我对“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3. 严守纪律规矩:清风正气,党内纯洁
纪律是党的生命线,规矩是党员的底线。作为一名党员,我深知,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第一位的。这不仅仅是法律法规的约束,更是对党性的检验。
在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时刻警醒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戒、行有所止。小到工作中的请示汇报、大到涉及原则性问题的立场选择,都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规矩。我曾遇到过一些诱惑,也面对过一些考验,但每当此时,“纪律”二字就像一道无形的墙,将我与不当行为隔离开来。我深刻认识到,守纪律讲规矩,是对个人负责,更是对党组织负责。只有每一个党员都自觉遵守,党的肌体才能保持健康纯洁,才能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我更要主动检视自己的言行,看是否存在与党员身份不符的地方,并及时改正。
4. 勇于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示范引领
担当是一种责任,作为是一种品格。新时代的党员,更应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和气魄。这意味着在工作岗位上,要积极主动,不推诿扯皮;在困难面前,要敢于迎难而上,不回避退缩;在风险挑战面前,要敢于斗争,不患得患失。
我曾参与过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深切体会到“担当”二字的分量。面对任务重、时间紧、条件差的状况,我没有选择抱怨或退缩,而是选择与团队成员一道,深入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加班加点推进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深刻理解了何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意识到,党员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完成本职工作上,更体现在面对困难时的挺身而出,在关键时刻发挥中流砥柱作用。这种敢于担当的精神,让我感到无比充实和自豪。
5. 持续自我革命:刀刃向内,永葆先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明确提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作为党员,我们必须把自我革命精神贯穿于党性修养的全过程。
自我革命,意味着要敢于直面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敢于向自己开刀。我定期进行自我批评,反思自己在思想认识、工作作风、为民服务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例如,我曾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有时不够细致、对新知识学习不够深入的问题。通过深入剖析,我制定了具体的改进计划,并通过同事和领导的监督,逐步纠正。同时,我保持一颗“空杯心态”,主动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提升。这种持续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让我时刻保持清醒和警惕,避免陷入“本领恐慌”或“精神懈怠”的状态,从而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6. 密切联系群众:鱼水情深,汲取力量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因此,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就必须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我努力在工作中打破与群众之间的“玻璃门”,主动走出去,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我认识到,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群众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真正沉下去,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获得最真实的信息,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金点子。例如,在一次下基层调研中,我发现了一些基层群众在政策享受方面存在的信息壁垒。通过与群众的深入交流,我及时向上级反馈,并协助组织开展了政策宣讲和解疑答惑活动,有效提升了政策的知晓度和覆盖面。这种与群众的紧密联系,不仅让我汲取了力量和智慧,也让我对党的群众路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7. 终身学习,不断精进:适应时代,提升本领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知识、新科技、新业态层出不穷。作为一名党员,若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必须跟上时代步伐,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
我深刻认识到,停止学习就意味着思想的僵化和能力的退化。因此,我除了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外,还积极涉猎专业领域的最新知识,提升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参与线上培训课程,阅读专业书籍,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努力让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储备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这种持续的学习,不仅是对个人素质的提升,更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党和人民的事业。它让我保持了思维的活跃性,也增强了应对复杂局面和挑战的本领。
三、挑战与超越:自我修养的永恒课题
在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的过程中,我也曾面临挑战。有时是思想上的懈怠,认为一些小事无伤大雅;有时是工作中的畏难情绪,面对复杂任务时产生逃避心理;有时是对社会上的一些负面现象感到困惑甚至影响心态。
然而,正是这些挑战,成为我党性修养的“磨刀石”。每当此时,我便会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党的奋斗历史,对照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学会了及时进行自我调适,通过与支部同志交流、向上级党组织汇报思想、阅读党史党章等方式,及时校准思想偏差,增强政治定力。我认识到,党性修养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没有一劳永逸,只有常抓不懈。要敢于正视问题,更要勇于解决问题,让每一次挑战都成为自我提升的契机。
四、感悟的升华:个人成长与党的事业同频共振
通过持续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我深刻体会到这不仅仅是对个人品德和能力的锤炼,更是将个人成长融入到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伟大实践。
当每一个党员都能够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我们党就拥有了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我感到自己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承载着党的事业、民族希望的一份子。我的每一次努力,无论大小,都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种与党同心、与国同向的归属感和使命感,让我的人生价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彰显。
结语
“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需要我们以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时充满激情,更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践行承诺;不仅要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更要在细微之处彰显党性。
新时代新征程,对每一名共产党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将继续把“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作为终身的自觉追求和不懈努力的方向,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以优异成绩书写对人民的担当。让我们的党性在实践中不断淬炼,让我们的初心在奉献中熠熠生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