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382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0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根本在于其深植于心的“初心”与“信念”。对于每一位共产党员而言,这不仅仅是入党誓词中的庄严承诺,更是一生矢志不渝的实践与追求。本文将深入探讨“党员的初心坚守与信念成长”这一核心命题,剖析其内涵、重要性、实践路径,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所被赋予的崭新意义。
一、回望本源:何为党员的初心与信念?
“初心”二字,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起点和价值原点。它如同根系,深植于党的诞生之初,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庄严使命。这一初心,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指引:是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的信仰之光,是方志敏“清贫”而伟大的革命情怀,是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本色,更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甘愿为理想献身的崇高选择。
而“信念”,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必胜的坚定不移的信仰。它如同航标,指引着党员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不迷航、不转向。这种信念并非盲从,而是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对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对人民根本利益的深刻理解之上。它赋予了党员强大的精神力量,让他们在逆境中愈挫愈勇,在顺境中保持清醒,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初心是出发点,信念是导航仪,两者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基石。坚守初心,意味着不忘来时路,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信念成长,则是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淬炼中,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使信仰更加坚定、更加科学。
二、坚守初心:在时代的洪流中淬火成钢
坚守初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充满挑战、需要长期磨砺的艰辛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初心会面临不同的考验,需要党员以坚定的意志和清醒的头脑去捍卫。
1. 抵御物欲诱惑的考验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对于党员而言,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保持清廉自守,不为名利所惑,是坚守初心的重要课题。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否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能否抵制住金钱、权力、美色的诱惑,是对初心最直接的拷问。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旦初心蒙尘,信念动摇,就可能滑向腐败的深渊。因此,坚守初心,首先要过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2. 应对艰难困苦的考验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初心不仅在顺境中被检验,更在逆境中得以彰显。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无数共产党人坚守初心,才敢于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无数共产党人坚守初心,才甘于奉献牺牲,克服重重困难。如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仍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甚至难以预料的惊涛骇浪。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外部复杂环境、自然灾害等,党员能否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这正是对初心最深沉的叩问。只有在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中,初心才能得到真正的淬炼和巩固。
3. 抵抗思想多元的考验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碰撞。面对西方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冲击,党员能否保持政治定力,增强理论自信,不为杂音噪音所惑,是对初心坚守的又一重大考验。这要求党员必须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信念成长:在学习和实践中升华锻造
信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随着时代发展和个人阅历的增长而不断深化、丰富和提升。信念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贯穿于党员的整个政治生命。
1. 理论学习是信念成长的源泉
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共产党人的信念成长,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离不开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刻领会,特别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不仅是指导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更是铸就坚定信念的精神食粮。通过系统学习,党员能够深刻理解党的历史、党的宗旨、党的奋斗目标,从而廓清思想迷雾,坚定理想信念。理论学习不能停留在表面,而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将理论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 实践磨砺是信念成长的阶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信念的成长,更需要在火热的实践中去检验、去锤炼、去升华。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科技创新等重大任务中担当作为,是党员感悟初心、提升信念的生动课堂。当亲眼看到党的政策给人民带来的福祉,当亲身参与到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工作中,当亲历攻克难关的喜悦与艰辛,党员对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就会油然而生,并不断得到强化和升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提升信念的有效途径。
3. 党内政治生活是信念成长的熔炉
严格规范的党内政治生活,是锻炼党性、纯洁思想、坚定信念的有效途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为党员提供了相互学习、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监督的平台。在这样的熔炉中,党员能够坦诚交流思想,检视自身问题,及时纠正偏差,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通过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锻炼,党员能够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确保信念不偏离。
四、新时代担当:初心与信念的再出发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党员的初心坚守与信念成长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紧迫的要求。
1. 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时代,党员坚守初心、成长信念,就是要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这要求党员心怀“国之大者”,胸怀天下,既要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又要放眼全局,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科技创新、教育兴国,还是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安全,每一位党员都是实现中国梦的螺丝钉,其初心和信念都必须与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同频共振。
2. 勇于直面风险挑战,善于攻坚克难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新时代的党员,不能做“老好人”,不能当“太平官”,更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而是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在重大风险面前挺身而出,在复杂斗争中冲锋在前,在解决突出问题时善作善成。这种担当精神,正是初心和信念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例如,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数百万党员干部吃住在村、摸爬滚打,带领群众摆脱贫困;在新冠疫情阻击战中,广大党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筑起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党员的初心与信念。
3. 永葆为民情怀,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员初心最鲜明的体现。在新时代,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要求党员更加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倾听民意、解决民忧。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环保等民生领域持续发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种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担当,是新时代党员坚守初心、信念成长的根本落脚点。
4. 严守党的纪律规矩,做合格的忠诚卫士
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在新时代,坚守初心、信念成长的党员,必须自觉遵守党的各项纪律规矩,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做到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不仅是对个人品格的要求,更是对党的团结统一和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每一位党员都应成为党的纪律规矩的忠诚卫士,以实际行动维护党的肌体健康。
五、每日修行:党员如何将初心与信念融入日常
初心与信念的坚守与成长,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贯穿于党员日常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
1. 坚持政治学习常态化
将政治理论学习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需求。通过阅读原文、参加党组织生活、观看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持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及时跟进党中央最新精神,确保思想不掉队、不落伍。
2. 定期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检视
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入党誓词,检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反思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否做到了为人民服务,是否守住了清正廉洁的底线,是否存在与初心和信念相悖的地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正视问题,修正错误。
3. 积极参与党组织活动
认真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组织活动,积极发言,发挥作用。在集体学习和交流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升党性修养。
4. 密切联系群众,倾听民声
经常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通过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从而更加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增强为人民办实事的信念。
5. 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当表率、争创一流。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体现在具体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和信念的价值。
结语
“党员的初心坚守与信念成长”,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精神远征,也是一场永远在路上的自我革命。它关乎每一位党员的政治生命,更关乎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和“第一职责”,让初心如磐石般坚定不移,让信念如火炬般永不熄灭。通过不懈的坚守、持续的成长,共同铸就新时代共产党人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