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成钢:新时代党员的初心坚守与信念成长之路

8次阅读

共计 441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领航掌舵的坚强核心。而构成这个核心的,是九千多万名自觉自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优秀中华儿女——他们,就是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对于每一位党员而言,“初心”与“信念”如同精神的脊梁与前行的灯塔,指引着方向,提供着力量。在风云变幻的新时代,如何让党员的初心不改其色,让信念日益深沉,从而实现“淬火成钢”般的精神成长,是每一个党员和党的组织必须深刻思考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党员的初心坚守与信念成长”这一核心主题,从何为初心、如何坚守、怎样成长、二者关系以及新时代实践路径等多个维度进行阐释,旨在为广大党员提供一份思想的滋养和行动的指南。

一、何为初心?共产党人的精神源泉

“初心”二字,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使命和对未来的庄严承诺。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初心绝非仅仅是入党时的一时冲动或模糊愿望,它是指引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遵循,是党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具体而言,共产党人的初心,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核心要义:

首先,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建党之初,我们党就把“为劳苦大众求解放”写进了自己的旗帜。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抛头颅洒热血,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艰苦奋斗,抑或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锐意进取,直到新时代的砥砺前行,党的一切努力,无不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这颗心,纯粹而炽热,是连接党与人民的血肉纽带。

其次,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苦难,山河破碎。中国共产党人毅然担负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使命,并在此基础上,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复兴。这种初心,是深植于民族苦难和对国家未来的无限憧憬之中的,是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和时代的呼唤的。

再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共产党人的初心,更深层次地体现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对共产主义崇高目标的追求。这种信仰和理想,超越了个人得失,超越了短期利益,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是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坚定憧憬。它为共产党人提供了无比强大的精神支柱和价值坐标,使得无数革命先烈可以为之奋斗终身,乃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因此,初心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原点,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更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薪火相传的永恒动力。它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融于血液、刻入骨髓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

二、坚守初心:在时代洪流中锚定方向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在漫长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挑战层出不穷,坚守初心从来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时代洪流的冲击下,党员的初心可能面临各种考验和挑战,稍有不慎,便可能迷失方向,甚至偏离轨道。

首先,是物质诱惑的考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日益丰富,各种诱惑也随之而来。如果初心不牢,就可能被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侵蚀,将个人私利置于党和人民的利益之上,最终走向腐败堕落的深渊。

其次,是思想多元的冲击。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各种思潮相互激荡,西方思想、历史虚无主义等乘虚而入。如果理论学习不深不透,思想武装不够坚定,就可能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产生怀疑,甚至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再者,是长期执政的挑战。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少数党员干部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脱离群众,忘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和约束,就可能成为腐蚀初心的毒药。

那么,新时代的党员应该如何坚守初心,在复杂多变的局面中锚定方向呢?

第一,要加强理论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我们党坚守初心的理论基石。只有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才能明辨是非,坚定方向,不被各种错误思潮所迷惑。

第二,要锤炼党性修养,严格自律。初心坚守需要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党员要经常进行党性分析,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永葆共产党人清廉本色。

第三,要坚持实践磨砺,在为人民服务中检验初心。初心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在实践中生成、在实践中坚守的。党员要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把为人民服务体现在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中,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担当作为,才能不断深化对初心的理解,增强坚守初心的自觉性。

坚守初心,意味着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未来的负责。它要求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永葆蓬勃朝气。

三、信念成长:由表及里的精神升华

信念,是支持我们思想和行动的精神支柱。对于党员而言,信念的内涵更为丰富,它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心以及对党中央的绝对信赖。信念并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的精神升华。

信念的成长,首先体现在对理论的深刻认同。从最初对马克思主义的感性认识,到通过系统学习、深入思考,理解其科学性、真理性,从而上升到理性认同,是信念成长的基础。这种认同不是盲从,而是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理解,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

其次,体现在对实践的检验和升华。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焕发强大生命力。党员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亲身参与、解决问题,亲身体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亲眼见证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党和国家事业的信心。每一次攻坚克难,每一次取得成就,都是对信念的一次加固和升华。

再者,信念的成长离不开深刻的反思和内省。在面对挫折、困难和诱惑时,党员需要及时进行思想上的剖析和总结,查找自身差距,校正思想偏差。通过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信念在磨砺中更加坚不可摧。

最后,榜样引领也是信念成长的重要途径。焦裕禄、杨善洲、黄文秀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们的感人事迹是鲜活的教材,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标杆。从榜样身上汲取精神力量,能够激发我们对崇高信念的向往和追求,从而促进自身信念的成长。

信念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需要党员持续学习、躬身实践、严于律己,更需要党的组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只有信念的不断成长,才能让党员的心灵世界更加充盈,精神力量更加强大,从而更好地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四、初心与信念的辩证统一:相互滋养,共同前行

初心和信念,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初心是信念的起点和根基,而信念则是初心得以坚守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障。二者相互滋养,共同构成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完整图景。

初心是播撒下的种子,信念则是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土壤、阳光和雨露。没有初心,信念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容易流于空泛;没有坚定的信念,初心在面对风雨侵袭时,就可能摇摆不定,甚至枯萎凋零。

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史,无数共产党人正是因为对“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矢志不渝,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如磐石,才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例如,革命烈士方志敏,在狱中依然坚信“可爱的中国”终将实现,他的初心与信念相互支撑,成就了信仰的丰碑。又如,改革开放时期的“改革先锋”袁隆平,毕生致力于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问题,他的初心就是让所有人吃饱饭,而对科学真理的信念则支撑他不断攻克技术难关。

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求党员在坚守初心的同时,必须注重信念的培育和成长;在培育信念的过程中,也必须时刻不忘检视自己的初心。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党员个人精神境界的提升,共同铸就党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只有初心与信念高度统一、深度融合,党员才能真正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步伐。

五、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践行初心与促进信念成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新时代的党员肩负着更为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践行初心、促进信念成长,既是对每位党员的考验,也是对党的建设的时代命题。

从个人层面而言,党员需做到:

  1. 强化政治学习,提升理论素养: 坚持不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通过理论学习,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筑牢思想根基。
  2. 勇于担当作为,在实践中锤炼党性: 初心和信念最终要体现在行动上。党员要立足本职岗位,敢于亮剑,勇于作为,在重大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要积极投身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深入基层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在为民服务中感受初心伟力,提升信念强度。
  3. 严守纪律规矩,保持清正廉洁: 纪律是党的生命线。党员要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党纪,以党规党纪为镜,时刻自省自警。要加强道德修养,涵养高尚品格,抵制各种不正之风,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以实际行动维护党的形象。
  4. 密切联系群众,倾听民声,解决民忧: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员要牢记为民宗旨,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要深入群众,了解民情,倾听民意,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为民服务的光辉实践来滋养初心、淬炼信念。

从组织层面而言,党组织需做到:

  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理论武装: 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载体,确保党员思想受洗礼,精神得提升。要定期组织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引导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筑牢信仰之基。
  2.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让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有舞台。同时,要建立科学的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政治生态。
  3. 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促进知行合一: 鼓励党员干部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关键岗位锻炼成长。通过挂职锻炼、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让党员在实践中经受考验,增长才干,加深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理解。
  4.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弘扬优良传统: 营造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人、鼓舞人,让党员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坚定信念。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员的初心坚守与信念成长,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保障,也是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精神力量。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深刻理解其内涵,自觉践行其要求。让我们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守初心,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毅力锻造信念,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境界担当使命,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