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信念如炬:新时代党员的坚守与成长之道

7次阅读

共计 473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掌舵领航的坚强核心。而构成这个核心的每一位党员,其内心深处都根植着一份宝贵的“初心”与“信念”。这份初心,是入党时的铮铮誓言,是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这份信念,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是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不懈追求。在新时代的宏阔背景下,党员的初心坚守与信念成长,不仅关乎个人党性修养,更决定着党的生命力与战斗力,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党员初心坚守与信念成长的深刻内涵、时代意义及其实现路径,力求为广大党员同志提供一份精神的指引,共同探索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如何做到初心不改、信仰弥坚。

一、初心如磐:回望历史,汲取精神滋养

初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最为核心的密码。它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从血与火的斗争中淬炼而出,在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深化的价值遵循。

1.1 党的诞生与初心萌芽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源于民族危亡之际对真理的求索,对人民解放的渴望。1921 年,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引下,毅然投身革命洪流,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彼时的初心,是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宏伟抱负,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庄严承诺。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在上海石库门的秘密会议中,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革命的火种,初心由此萌芽。这种初心,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根本动力,是他们甘愿牺牲一切,只为换取人民安宁、国家富强的无私奉献。它深刻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为民情怀和历史担当。

1.2 革命战争年代的初心坚守

在漫长的革命战争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敌人的残酷镇压、物质的极端匮乏、路线的艰难探索。长征途中,面对雪山草地的极端考验,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无数红军将士凭借着对革命理想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以血肉之躯筑起了通往胜利的道路。抗日战争中,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抵御外辱;解放战争中,他们与人民一道,推翻了反动统治。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坚定表达了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刘胡兰面对铡刀,慷慨就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只为争取战友胜利。这些光辉的名字和事迹,无不生动诠释了在生死考验面前,共产党人对初心的坚守达到了何等崇高的境界。他们的初心,是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的钢铁意志,是“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宗旨。

1.3 建设时期的初心践行

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从“一穷二白”到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从克服自然灾害到实现国家繁荣稳定,共产党人始终以初心为指引,奋发图强。焦裕禄同志为了改变兰考的面貌,带病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公仆情怀;雷锋同志乐于助人,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标杆。大庆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誓言,更是展现了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这些榜样,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党员践行初心的生动篇章,他们的故事成为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精神滋养。

二、信念如炬:新时代的挑战与呼唤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挑战。这要求广大党员不仅要坚守初心,更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淬炼信念,使其更加坚定、更加闪亮。

2.1 物质诱惑与精神迷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与此同时,西方价值观的渗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也带来冲击。一些党员干部在“糖衣炮弹”面前信念动摇,经不起诱惑,甚至走向腐败堕落,背离了党的宗旨。这种精神迷失的根源,在于理想信念的滑坡,在于初心被功利主义所侵蚀。新时代,如何引导党员干部正确看待物质财富,抵制不良风气,保持清醒头脑,是信念成长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

2.2 复杂国际局势下的信念考验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复杂演变,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大国博弈日益激烈。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的遏制和打压从未停止,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一些党员可能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疑问,对党的领导产生动摇。这就要求党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在风浪面前不迷航,在考验面前不动摇。

2.3 时代发展对党员能力素质的新要求

新时代对党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员干部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升新本领。如果信念不坚定,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止步不前,甚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只有以坚定的信念作为支撑,才能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才能在复杂的局面中抽丝剥茧,在困难面前攻坚克难,以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三、坚守初心:锚定精神坐标,永葆政治本色

坚守初心,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和长期的努力。它要求党员同志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3.1 理论学习是坚守初心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员要坚守初心,就必须系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也是保持初心不改的精神支柱。通过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刻理解,党员能够认清历史发展规律,掌握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保持清醒头脑,在各种思潮冲击下坚定理想信念。只有学深悟透,才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3.2 实践锻炼是坚守初心的熔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初心并非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更需在实践中锤炼。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民情、倾听民意、解决民忧。通过参加志愿服务、驻村帮扶、联系群众等实践活动,真正体会群众的疾苦和期盼,从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党员能够真切感受到“为人民服务”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初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锤炼党性、增强党性修养的最好课堂。

3.3 纪律规矩是坚守初心的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的纪律和规矩,是党员言行的根本遵循,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证。党员要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从小事做起、从日常抓起,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廉洁自律、秉公用权、接受监督,是每一个党员必须时刻铭记的政治责任。只有敬畏法纪、严守规矩,才能抵制腐败侵蚀,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确保初心不变质、不褪色。纪律规矩如同高压线,触碰必将付出代价,它是党员坚守初心的最后一道防线。

四、信念成长:铸魂赋能,矢志不渝奋斗

信念成长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它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在不断学习、实践、反思中螺旋式上升的。它要求党员在坚守初心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品格、能力与担当。

4.1 涵养高尚品格,提升道德境界

信念的成长,首先体现在个人品格的升华上。党员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忠诚老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高尚品格。在工作中,要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做到大公无私、克己奉公;在生活中,要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道德是力量的源泉,品格是信念的体现。只有不断提升道德境界,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能让信念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

4.2 增强斗争本领,勇于担当作为

信念的成长,也意味着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担当的持续强化。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党员要增强斗争本领,敢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这包括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升科学决策、驾驭风险、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能力。要打破“本领恐慌”,克服“能力危机”,主动学习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努力成为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同时,要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以实际行动展现共产党人的担当与作为。

4.3 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员信念成长的核心体现。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其所有奋斗都应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信念的成长,意味着要更加自觉地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要常怀为民之心,多办利民之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这要求党员摒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真正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4 坚定历史自信,增进文化自信

信念的成长,还包括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同与自信。中国共产党 100 多年的奋斗史,是一部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历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党员要坚定历史自信,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更加坚定地走中国道路。同时,要增进文化自信,深入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有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才能铸就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才能在世界文化交流激荡中保持自身特色和优势,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五、以初心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初心坚守与信念成长,是每一位党员的终身课题,也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动态过程。它需要个人自觉的努力,也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社会的熏陶。

5.1 榜样引领:学习先进,见贤思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老一辈楷模,以及黄文秀、张桂梅、李保国等新时代先进典型,他们用生命和汗水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们的事迹是党员坚守初心、成长信念的生动教材。广大党员要自觉向榜样看齐,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感悟他们的奋斗足迹,从他们的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通过学习先进,见贤思齐,使自己成为信仰坚定、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合格党员。

5.2 组织关怀:党性教育与精神洗礼

党的组织是党员的“家”,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党员初心坚守和信念成长的重要保障。要持续开展党性教育,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形式,让党员在政治生活中受到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要注重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重要节日活动中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党员传承红色基因。同时,要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使党员始终置身于组织的关心爱护和严格管理之中。

5.3 自我砥砺:永不止步的内修外炼

初心坚守与信念成长最终依赖于党员个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党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进行自我检视、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初心使命,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及时纠偏。要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通过持续的内修外炼,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使初心使命成为融于血液、刻入骨髓的精神印记,让理想信念的灯塔永不熄灭。

结语

初心如磐,信念如炬。党员的初心坚守与信念成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保障,也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的庄严承诺。每一位党员都应深刻认识到肩负的重大责任,将坚守初心、铸牢信念贯穿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全过程。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实践中磨砺意志,在奉献中提升境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