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323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9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XX 县统战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记 XX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XX
1994 年,为贯彻落实《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XX 省七七扶贫攻坚计划》,在省委统战部、XX 州委统战部的协调帮助下,民革与 XX 共签了《关于把 XX 苗族自治县作为民革 XX 省委扶贫定点县的纪要》。1996 年 4 月,为加大实施扶贫攻坚的力度,XX 同志经民革省委机关推荐,中共 XX 省委组织部、统战部第一批选派 XX 同志到扶贫攻坚第一线 XX 担任政府领导。XX 同志作为民主党派干部,自担任 XX 县县长助理、副县长(1998 年被选为副县长)以来,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严格按照一个党外民主人士的标准要求自己,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为 XX 作出了突出贡献。
思想政治方面,XX 同志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民族政策,能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正确处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为提高中青年干部的理论水平,使中青年干部在工作中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XX 同志作为一名党外副县长,曾多次被请到县委党校为中青年干部班讲授相关理论知识。
工作方面,挂钩帮扶 XX 的有来自北京中信公司、上海徐汇区、省林业厅、省人事厅、省电力局、XX 州财政局等单位,与这些单位相比,民革的条件并不具优势。但是,五年来,XX 同志利用社会关系面广、协调能力强的特点,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省人大副主任、民革省委主委卢邦正同志、赵淑敏副主席、李汉柏副省长、邵琪伟副省长、黄炳生副省长的关心支持下,多渠道争取资金 200 万元。在县委、县政府及县扶贫办的帮助下,XX 同志与政府职能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扶贫项目,较好地完成了省民革在 XX 的定点扶贫任务, 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边疆人民的赞誉,受到了国务院的表彰,国务院以国发〔1999〕18 号文件评定 XX 同志为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先进个人。
XX 苗族自治县是一个集“民族、边疆、山区、贫困”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地理、战争等原因,经济相对落后。交通落后是制约 XX 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改善 XX 交通条件,1996 年,XX 同志利用在民革机关多年分管提案工作的经验,把等级低,路面差,贯穿 XX 县湾塘、白云、和平、新华 4 个省级扶贫攻坚乡,全长 97 公里的芷白公路改造工程形成材料并予上报,由省民革两次向省政协七届五次、八届一次会议提交提案。1998 年 4 月 17 日,省交通厅在省民革致交通厅党组的专函上签字“同意立项”。1998 年 10 月,交通厅分三年安排扶贫资金 970 万元改造经费,芷白公路改造工程正式动工,到 2001 年 97 公里全线完工。
自卫还击战结束后,铁路部门关闭了白河乡大树塘铁路、公路平交道口,以白河乡大树塘为中心的大水、桐子、团结、坡头、胜利等 5 个行政村的热区作物在收获季节只能依靠小竹筏从河东岸运到河西岸,再由马驮上昆河公路装车,一旦雨季提前,南溪河涨水,竹筏不能摆渡,河东岸的几万亩甘蔗、西瓜、菠萝就运不出去,损失在百万元以上。为解决这个问题,XX 同志和县交通局、乡党委、乡人大、乡政府领导十余次深入村子到农户家实地调查,随后,他又奔波于 XX 和开远铁路局之间,经过 8 个月的艰苦协调,取得了开远铁路局领导的支持,终于使关闭 13 年的大树塘铁路、公路平交道口恢复开通,农民一年四季都可以从陆路道口运送物资,十分便利。
XX 县是 XX 省重点林业基地县,但缺乏资源和人才的结合。为此,XX 同志在县级五套班子会上首先提出诚邀西南林学院在 XX 建立教学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议。在中共 XX 县委、县政府、民革西南林学院支部的支持下,XX 同志和县林业局先后 11 次到西南林学院商请,终于和西南林学院签订了正式协议。“西南林学院 XX 教学实验实习基地”的建成使用,将为 XX 县山区综合开发和林业发展带来最直接的经济效益,并成为 XX 省“县校合作”的先例。
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使生态环境建设同国民经济发展、产业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XX 县委、县政府决定进一步加大农村沼气能源建设。XX 及时向省民革作了反映,省民革经过认真调研后,由 XX 多渠道筹资 4 万元,在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的滴水乡文革村建成了 45 口沼气池,减少农户使用薪柴对天然林的依赖,促进了林业发展。
XX 县 14.9 万人中,原有 5.18 万人未脱贫,有 1.8 万人生存在不具备生存条件的深山、石山区。为解决这部分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异地移民开发扶贫的方针。白云乡解放村丫口寨自然村远离水源,长期饮用极不卫生的浑水,群众长期无水洗脸,而被称为“花野猫脸寨”。XX 同志得知情况后,积极向省民革反映,并通过白云乡党委、政府协调努力,由农民自己投资,州扶贫办补助,把该自然村 17 户贫困农民搬迁到底土公路旁的轿子山。17 户农户猪圈砌好后,XX 同志协调资金 5100 元解决全部石棉瓦。在县林业局的帮助下,XX 同志为 17 户农户 81 人在年底实施“一人一亩优质核桃”规划。白云乡党委、政府将该村定为“民革 XX 省委异地搬迁扶贫示范村”,并由省民革经济支部捐 20 吨水泥建成 17 口沼气池。
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省民革认为 XX 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滞后,劳动者素质低。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办学条件,在省民革领导的支持下,XX 同志亲自上昆明、跑北京,为 XX 教育跑项目。在省政协赵淑敏副主席和省人大副主任、省民革主委卢邦正等领导的直接关心、帮助下,省民革多渠道筹措资金 61 万元援建的“XX 中山希望小学”于 1998 年 9 月 25 日建成投入使用。1998 年 9 月,由民革省委多渠道筹措资金 75 万元援建的“XX 宋庆龄希望小学”又成为 XX 省民主党派第二所规范的希望小学。该校除招收滴水乡当地生源外,还重点解决县内 100 名品学兼优但家庭贫困面临失学、缀学的农村少数民族女童。
为改善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促进 XX 精神文明建设。1994 年,民革中央经社部副部长沈学斌专程到 XX,代表民革中央向滴水乡鱼嘎底自然村捐赠卫星地面接收设备一套,省民革也赠送一台彩电。XX 将在 2000 年以前完成“211 工程” (“211 工程”即 2 米直径的天锅,1 个千瓦的接收功率,方圆 1 公里的覆盖面),以解决本县 1906 平方公里土地各族群众接收电视难、看电视难的问题。经 XX 同志在省州多方筹措资金,在白云乡“民革 XX 省委异地搬迁扶贫示范村”的转田村(120 户 856 人)、滴水乡前进村民委员会(200 户 1051 人)投资 1.5 万元,建成三座“211 工程”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三个村子的各族群众称“能看清党中央的领导,能听清省长、县长的讲话……”
中共中央、国务院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是带领全国人民步入小康社会的伟大壮举。今天,全国、全省扶贫攻坚工作又告一段落。我们认为,民革 XX 省委在 XX 扶贫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是近年来 XX 统一战线工作和多党合作的一个典型事例,同时也在省级民主党派与县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合作中,开创了一个参政议政的新局面。
5 年来,XX 同志在做好政府分管工作的同时,努力学习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关心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他就 XX 电力发展方式写了三千余字的论文《我省偏远贫困县面临何种电力投资环境》;为 XX 的现代民族风情旅游写了《XX 火山》(电视专题片脚本)和《谈苗族及邻近民族音乐的舞台效果与节拍处理》等文章;作为分管工业的副县长,他撰写了 34000 余字的《欠发达地区工业经济发展需要什么环境》等论文,并作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阐述。通过学习和锻炼,他能够站在一个更为实际的环境和位置上来了解县情,并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加深对国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