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461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坚强的领导核心。而构成这一核心力量的,是数千万名共产党员。他们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庄严使命。这一使命的源泉,在于党员内心深处那份永恒的“初心”,以及在实践中不断磨砺、日渐坚固的“信念成长”。理解并践行“党员的初心坚守与信念成长”,不仅是对个体党员党性修养的深刻要求,更是关系到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永葆生机的时代命题。
初心:百年征程的信仰之源
何为“初心”?对于一名共产党员而言,初心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原点。它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所确立的根本宗旨和奋斗目标。具体到每一位党员,初心就是入党时对党旗许下的铮铮誓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矢志追求,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它如同一颗精神的种子,在党员的心中萌芽、生根、发芽,指引着人生方向。
回溯百年党史,从嘉兴南湖的红船启航,到井冈山星星之火的燎原;从万里长征的艰难跋涉,到抗日战争的浴血奋战;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再到新时代的伟大飞跃,无数共产党人以生命和热血践行了他们的初心。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展现的是对民族复兴的无限向往;焦裕禄在兰考治理风沙,体现的是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公仆情怀;黄大年在科研攻关中忘我奉献,彰显的是为国富强而奋斗的科学家精神。这些闪耀着光辉的名字,他们的事迹无不诠释着初心之纯粹、力量之伟大。初心并非一劳永逸,它需要不断地唤醒、擦拭和坚守。在时代的洪流中,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党员的初心能否始终如一,考验着每一位共产党人的政治定力。
坚守初心:抵御诱惑与锻造忠诚
坚守初心,意味着在风浪面前不迷航,在诱惑面前不动摇,在挑战面前不退缩。这并非易事,它要求党员具备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政治清醒。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初心之所以需要坚守,是因为总有各种因素试图将其消磨、扭曲乃至背叛。权力、金钱、名利等世俗诱惑,以及错误思潮、历史虚无主义等意识形态侵蚀,都可能成为模糊初心、动摇信念的“蚀心剂”。
坚守初心,首先要筑牢思想防线。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人民性、实践性,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要真学真懂真信。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只有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辨明是非,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其次,要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初心与党性密不可分,一名党员的初心是否纯粹,党性是否坚强,最终体现在其日常言行和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坚守初心,意味着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不谋私利,不搞特权,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更深层次地看,坚守初心是对政治忠诚的反复锻造。忠诚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对党的事业发自内心的认同、对党的领导毫不动摇的拥护、对党性原则无条件地遵守。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在复杂矛盾面前敢于斗争,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才是忠诚的真正体现。这种忠诚,源于对初心的深刻理解和对信念的坚定不移。只有通过长期的学习、实践和磨砺,才能将初心熔铸成坚不可摧的信仰丰碑,抵御一切外来侵蚀。
信念成长:理论自觉与实践淬炼
信念成长,是党员在坚守初心过程中,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实践能力持续提升的动态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和纠偏中螺旋式上升的。
理论学习是信念成长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源泉。通过系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员能够深刻理解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些理论武装,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党员明辨方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使对党的领导的认同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形成更加自觉、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理论学习绝不能止于表面,必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实践锻炼是信念成长的熔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信念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在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中不断淬炼和强化的。党员在基层一线、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在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中,亲身体验党的方针政策给人民带来的福祉,亲身感受群众的疾苦与期盼,就能深刻理解党的初心和使命的伟大意义。例如,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无数驻村干部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帮助乡亲们摆脱贫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理解得更为透彻,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度也得到极大提升。实践的磨砺,不仅增强了党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使其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更能深刻体会到信念的力量,从而愈发坚定前行的方向。
党性修养是信念成长的核心。 党性是党员区别于普通群众的根本特质,是其政治立场、思想觉悟、道德品质的集中体现。信念成长离不开严格的党性修养。这包括: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勇于剖析自我,及时纠正错误;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清正廉洁,抵制不正之风。通过这些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党员的思想作风得到净化,政治品格得到锤炼,从而使个人信念与党的整体信念高度统一。党性修养是一个终身课题,需要党员时刻警醒、常抓不懈。
熔铸党性:在自我革命中升华信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明确提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对于每一名共产党员而言,信念的成长与党性的熔铸,正是通过不断自我革命来实现的。自我革命要求党员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勇于刀刃向内,不断清除思想上的灰尘、行为上的偏差。
这种自我革命体现在多个层面:
思想上的自我革命。 这意味着要时刻保持思想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经常进行思想上的“体检”。要警惕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通过持续学习、深刻反思,不断破除思想上的藩篱,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政治上的自我革命。 要求党员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于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潮和不良现象,要有坚决抵制和斗争的勇气。这种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是信念升华的根本保障。
作风上的自我革命。 党员的作风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公信力。自我革命要求党员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通过务实清廉的作风,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在一次次的自我剖析、自我批评、自我完善中,党员的党性会变得更加纯粹,理想信念也会因此得到升华,成为其终生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
初心与信念:双向奔赴的内在逻辑
初心坚守与信念成长,并非孤立存在的两个概念,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在统一体。初心是信念的起点和根基,为信念的成长提供方向指引和精神动力;而信念的成长,则不断强化和丰富初心的内涵,使其在实践中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这是一种双向奔赴、彼此成就的逻辑关系。
初心如同明灯,照亮了党员前行的道路。当党员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困惑、在复杂环境中面临选择时,回顾入党时的初心,就能重新找回奋斗的激情和方向感。对初心的坚守,促使党员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从而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使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认同更加坚定,这正是信念成长的体现。
反过来,信念的成长又为初心的坚守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支撑。当党员的理论素养更高、实践经验更丰富、党性修养更强时,他们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就越深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就越坚定。这种成熟的信念,使得党员在面对任何挑战时都能泰然处之,能够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深远的思考去理解和践行初心,而不是盲目地坚守。它使初心从感性的认同上升为理性的自觉,从单纯的承诺发展为坚不可摧的信仰。
简而言之,初心是源,信念是流;源清则流长,流深则源固。两者相互激荡,共同构筑起党员强大的精神世界,使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不竭的动力。
新时代挑战:固本培元,再铸信仰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党员的初心坚守与信念成长面临着新的机遇,也承受着新的挑战。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对党员的理想信念形成了新的考验。
机遇在于: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党员提供了强大的实践支撑和思想引领,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自信。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为党员的初心坚守和信念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制度环境。
挑战在于: 一是功利主义、物质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的冲击,可能模糊一些党员的理想信念;二是网络信息时代,各种虚假信息、错误言论层出不穷,对党员的辨别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三是长期执政条件下,一些党员可能滋生懈怠思想、骄傲情绪,甚至出现腐败变质的风险。
面对这些挑战,必须持续深入地开展党员的初心坚守与信念成长教育。这需要:
- 强化理论武装的系统性与实效性。 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其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创新学习形式,注重学用结合,确保理论学习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 注重实践锻炼的广度与深度。 鼓励党员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经受磨砺。特别是年轻党员,更要通过“墩苗”历练,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制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使党内政治生活真正成为党员锻炼党性、增强信念的熔炉。
- 发挥榜样示范的引领作用。 大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 加强监督执纪问责。 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对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以强有力的纪律保障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为初心坚守和信念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迈向未来:永恒的坚守与不懈的成长
党员的初心坚守与信念成长,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永续奋斗的基因密码。它不仅是个体党员的生命航标,更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这一过程没有终点,只有起点,需要代代相传、薪火相继。
面向未来,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深刻认识到,坚守初心是终身课题,信念成长是永恒追求。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在新的赶考路上,要时刻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为指引,以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为支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去。
时代召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在坚守初心中不断汲取力量,在信念成长中持续提升境界,在奋勇前进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