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深耕,食安为民:动物检疫站工作人员的坚守与智慧

15次阅读

共计 427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1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从牧场到餐桌,每一口肉食的背后,都隐藏着一群默默奉献、严谨细致的守护者——动物检疫站的工作人员。他们身处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以专业的知识、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筑牢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屏障。本文将深入探讨一位动物检疫站工作人员的心得体会,揭示他们如何将日常工作升华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安全”的坚定信念与行动。

食品安全:从“源头”开始的宏大命题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食品安全常常是购买成品时的一种信任,或者在发生问题后才被察觉的风险。然而,对于动物检疫站的工作人员来说,食品安全是一个从畜禽养殖的源头就开始的宏大命题。我叫李明(化名),在动物检疫站工作了十余年,深知我们肩负的重任。每一只生猪、每一头牛羊、每一羽禽类,在进入食品链之前,都必须经过我们严格的“审视”。

为什么强调“源头”?因为绝大多数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涉及到畜禽产品的,其根源往往追溯到养殖、运输和初加工环节。病死畜禽、带疫畜禽、非法添加药物的畜禽,一旦流入市场,轻则影响消费者健康,重则引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甚至造成跨区域、跨物种的疫情传播。我们的工作,就像在食品安全的河流上游,设置一道坚不可摧的闸门,过滤掉一切潜在的危险,确保下游的清澈与安全。

这份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的兽医知识,更需要一份如履薄冰的警惕和一丝不苟的耐心。我们深知,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防线的溃堤,给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每一天,我们都以高度的责任心,迎接挑战,坚守岗位。

检疫工作的深度与广度:无形的战场

动物检疫并非只是简单的“看一看、摸一摸”,它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极强的工作,贯穿于畜禽养殖、运输、屠宰等多个关键节点。我们日常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流通检疫”三大核心板块,每一个板块都包含了复杂而精细的操作流程。

产地检疫:从养殖场开始的生命健康档案

我的大部分时间会花在畜禽养殖场。产地检疫是预防兽医管理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这里,我们要对畜禽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核查免疫记录、用药情况、饲料来源等。

首先,我们会查验养殖场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确保其符合基本的防疫要求。随后,我们会进入养殖区域,观察畜禽的精神状态、采食情况、粪便性状、呼吸频率等。对于有异常表现的动物,我们会进行进一步的临床检查,如体温测量、淋巴结触诊、口腔检查等。这需要我们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够从细微之处发现异常。例如,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烈性传染病,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经验丰富的检疫员可以通过群体的细微变化,预判风险。

同时,我们还要核查养殖场的免疫档案,确保畜禽按时、足量地接种了疫苗。对兽药使用情况进行监管,严禁使用违禁药物,并督导养殖场建立规范的兽药使用记录。在必要时,我们会采集血样、粪样或组织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病原学或药物残留检测。只有确认畜禽健康状况良好,无重大动物疫病,且符合出栏标准,我们才会开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允许其进入后续流通环节。可以说,产地检疫是为每一批畜禽产品建立的“健康档案”,也是保障其源头安全的关键一步。

屠宰检疫:深入肌体的“解剖刀”与“显微镜”

屠宰检疫是动物检疫工作中最为核心,也最具挑战性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进入消费者餐桌的肉品是否安全。在屠宰场,我们通常分为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

宰前检疫,是在畜禽屠宰前,对其进行再次的临床检查,观察其是否健康、有无异常表现。对于发现的病畜或疑似病畜,我们会立即隔离,并进行详细检查或扑杀,绝不允许其进入屠宰线。

宰后检疫,则是在畜禽胴体和内脏取出后进行的。这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需要我们对动物解剖学、病理学有深刻的理解。我们的任务是逐头、逐片地对胴体、淋巴结、主要脏器(如肝、肺、脾、肾、心等)进行外观检查、触诊和必要的切开检查。

以生猪为例,我们会仔细检查猪皮有无疹块、脓肿、黄疸;淋巴结有无肿大、坏死、化脓;肺部有无出血、水肿、实变;肝脏有无变性、肿瘤、寄生虫;肾脏有无充血、肾炎等。每一个细小的病变,都可能是疾病存在的信号。比如,猪瘟可能导致淋巴结出血、肾脏有“点状出血”,猪丹毒会引起皮肤“菱形斑块”,结核病会在淋巴结或脏器上形成结节。对于发现的异常,我们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对不合格的胴体和内脏进行无害化处理,绝不允许其流入市场。这道防线,如同食品安全领域的“外科手术”,确保了每一块肉的“内里乾坤”是健康的。

流通检疫:确保运输过程的“零风险”

除了产地和屠宰环节,畜禽在运输过程中也存在着疫病传播的风险。流通检疫主要是对出入境、跨省调运的畜禽及其产品进行检查。我们会核对《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检查运输工具是否符合防疫要求,畜禽的健康状况在运输途中是否出现变化,有无偷运、混运等违法行为。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专业的检疫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执法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检查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在夜间或节假日进行,确保畜禽产品的流通安全不留任何死角。

挑战与责任:不容有失的使命

从事动物检疫工作,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 工作环境的艰苦。我们常年穿梭于养殖场、屠宰场,工作环境常常是潮湿、腥臭,甚至充满细菌病毒。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我们都必须坚守岗位。有时,为了及时处理一批紧急的检疫任务,我们甚至要通宵达旦。

其次是 疾病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动物疫病种类繁多,变异快,有些疾病在早期症状不明显,给检疫带来巨大挑战。这要求我们必须持续学习,掌握最新的疫病动态和诊断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科技的进步,如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快速诊断试剂盒等,为我们提供了更精准的工具,但最终的判断依然离不开检疫员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再次是 社会压力的考验。在工作中,我们偶尔会遇到少数养殖户或经销商,为了经济利益,试图蒙混过关,甚至对我们的工作设置障碍。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必须坚持原则,严格执法,绝不妥协。这不仅是对法律法规的尊重,更是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负责。每一次的严格把关,都是对不法行为的震慑,也是对食品安全防线的加固。

最后,是 心理上的压力。我们深知,一旦因疏忽而导致带病畜禽流入市场,其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使得我们在工作中始终保持高度紧张和警惕。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既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也是我们承受压力的来源。

科技赋能检疫:从经验到精准的跨越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动物检疫工作也在不断转型升级。传统检疫依赖经验和肉眼观察,虽然不可或缺,但现代科技为我们插上了翅膀,让检疫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实验室诊断技术 的进步是其中最显著的一点。核酸检测(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层析快速检测等技术,能够更早、更准确地诊断出动物疫病,甚至可以检测出肉品中的药物残留。我们检疫站的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检测设备,为现场检疫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对于那些肉眼无法分辨的“潜伏者”,实验室成为了我们的“火眼金睛”。

信息化管理系统 的普及,也极大地提升了检疫效率和追溯能力。现在,每一批经过检疫的畜禽产品,都可以通过追溯码追溯到其养殖场、屠宰场等信息。这不仅便于消费者查询,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迅速锁定问题源头,及时召回,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同时,大数据分析技术也开始应用于疫病风险评估和预警,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地理信息,预测疫病发生流行的趋势,提前部署防控措施。

智能化装备 的研发应用,也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例如,一些手持式的快速检测仪,可以在现场迅速筛查常见的疫病指标或药物残留,极大地缩短了检测时间。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检疫工作有望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轻检疫员的劳动强度,提升工作质量。

当然,科技是工具,人是灵魂。再先进的设备,也需要专业的人员去操作和解读。因此,我们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科技应用能力,力求将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筑牢防线:不止于检疫,更在于教育与合作

做好畜禽检疫,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并非检疫站一家之力所能完成,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对养殖户的教育和引导 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不仅是检疫员,更是动物防疫知识的传播者和指导者。我们会定期到养殖场进行宣传培训,普及动物疫病防控知识、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合理用药原则等。帮助养殖户树立“防疫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从源头上减少疫病发生和药物残留风险。当养殖户自觉遵守防疫法规,规范养殖行为时,我们的检疫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 也是必不可少。食品安全是一个链条,涉及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公安等多个部门。我们检疫站与这些部门保持紧密联系,信息共享,协同作战。例如,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检查,打击非法销售未经检疫肉品的行为;与公安部门配合,严厉查处走私、贩卖病死畜禽等违法犯罪活动。这种多部门联动的机制,构筑了更加严密的食品安全防护网。

此外,提升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同样重要。通过媒体宣传、科普讲座等形式,让消费者了解动物检疫的重要性,学会辨别合格肉品,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当消费者懂得如何选择安全食品,并对不法行为进行监督举报时,将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

心得体会:坚守与奉献的价值

十余年的检疫工作,让我对“食品安全”这四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我们每天工作的具体实践,是我们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沉甸甸的承诺。

最让我感到骄傲和欣慰的,莫过于每当看到市民们安心地享受餐桌上的美味时,我就觉得自己的辛苦和付出是值得的。我们虽然不是站在聚光灯下的英雄,但我们是守护万家灯火的无名卫士。当疫病风险被成功拦截,当不合格产品被及时销毁,当一车车健康的畜禽顺利通过检疫,我们心中便充满了一种由衷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这份工作,让我学会了坚韧不拔。面对恶劣的环境、高强度的工作和潜在的危险,我们从不退缩。它也让我学会了精益求精。每一次检查,都力求完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奉献”的价值。我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这份责任,驱使我们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坚守职业道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当然,前进的道路上仍充满挑战。但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我们检疫人员的持续努力和智慧,一定能够筑牢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让老百姓吃得更放心、更健康。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与我的同事们一道,秉持初心,深耕疫线,为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守护人民群众的“舌尖安全”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