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343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9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许多人眼中,高速公路收费站收费员的工作或许只是简单地收取通行费,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伸手、收钱、找零、抬杆的动作。然而,当你真正走进这个“窗口”,你会发现,这里远不止是金钱的交汇点,更是文明服务的展示台,是应急处置的前沿阵地,更是无数个普通劳动者坚守岗位、践行责任的缩影。作为一名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收费员,我深刻地感悟到,我们的职责早已超越了传统的定义,它饱含着对司乘的关怀,对安全的守护,以及在紧急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
收费员的日常:文明服务的基石与窗口形象
高速公路收费站,是每一段旅程的起点或终点,也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城市的第一扇“窗口”。而我们收费员,则是这扇“窗口”的直接代言人。我们所提供的文明服务,是构建和谐交通环境的基石。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司乘人员,我们不仅仅是机械地执行收费流程,更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您好,请出示通行卡!”“请稍等,找您 20 元。”“祝您一路平安!”这些简单的话语,在无数次重复中,承载着我们的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我们深知,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细微的指引,都可能为疲惫的司机带来片刻的轻松与温暖。尤其是在节假日高峰期,车流如织,司乘人员可能因为长时间驾驶而情绪焦躁,这时,收费员的耐心和友善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快速准确地处理业务,同时还要保持冷静和礼貌,解答司乘关于路线、路况、天气等各种咨询,甚至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突发的小问题,比如卡片遗失、现金不足等。
文明服务并不仅仅停留在礼仪层面,它更体现在对细节的把控和对司乘需求的预判。比如,当看到新手司机面对复杂车道有些犹豫时,我们会主动上前指引;当发现司乘携带大量行李不便操作时,我们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实则构建了收费站良好的服务形象,也让高速公路的通行体验更加顺畅和人情化。我们是司机的“指路明灯”,是高速公路的“形象大使”,我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司乘对整个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评价。这种责任感,激励着我们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将文明服务的理念融入到每一个工作细节之中。
突发状况:应急处置的“第一响应者”
然而,收费员的工作并非只有温情与微笑,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面对高速公路的瞬息万变,成为应急处置的“第一响应者”。高速公路的特殊性决定了任何细小的突发事件都可能迅速升级,威胁到司乘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收费站这个关键节点,我们往往是离事故最近、发现问题最早的一线人员。
试想,一辆失控的车辆在收费广场附近打滑,一名司机在收费亭前突然晕倒,或者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雾导致能见度骤降……这些都是我们可能遭遇的紧急情况。此时,收费员不再仅仅是收费员,更是临时指挥员、信息传递员、甚至是最早的救援协助者。我们的应急处置能力,直接关系到事态的控制和后续救援的效率。
我们的应急处置流程,通常是这样启动的:首先是“观察与发现”,凭借长期的工作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我们能够迅速识别异常情况。比如,通过监控画面发现前方车辆异常停靠,或者从司机表情判断其身体不适。其次是“初步判断与报告”,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现场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包括事故类型、伤员情况、交通堵塞程度等,并立即通过对讲机或内部系统向班长、监控中心汇报,启动应急预案。再者是“现场协助与引导”,在专业救援力量抵达之前,我们会根据培训知识,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措施,例如设置警示标志,疏导过往车辆,避免二次事故;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的安慰和初步处置,或协助将其转移到安全区域;对于车辆故障,提供力所能及的协助,如帮忙联系拖车等。
我曾亲身经历过一起紧急情况:夜间,一辆小型货车在临近收费车道时突然爆胎,车辆失控偏离,差点撞上安全岛。我第一时间拉响警报,并通过对讲机报告了情况。同时,我迅速引导后方车辆减速避让,并配合班长和值班人员在事发地点设置锥筒,开启警示灯。当司机惊魂未定地下车查看时,我们一边安抚他的情绪,一边帮助他联系救援。整个过程虽然紧张,但因为平时严格的应急演练,我们能够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操作,最终确保了现场交通的有序恢复,也让司机感受到了我们真诚的帮助。那一刻,我真切地体会到,收费员的职责,远比想象中更重大、更有价值。
心路历程:从“螺丝钉”到“守护者”的蜕变
从事收费员工作以来,我的心路历程也经历了深刻的蜕变。刚入职时,我也曾将这份工作视为高速公路运营系统中的一颗“螺丝钉”,认为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收费效率和准确性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次与司乘的互动,每一次参与的应急处置,都让我对这份职业有了全新的认知。
我开始意识到,我们的工作不仅是确保通行费的颗粒归仓,更是守护着高速公路的安全与畅通。我们是连接外界与高速公路的桥梁,是司乘在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唯一求助对象。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逐渐从被动执行者转变为主动的“守护者”。
在日常工作中,我会更加细致地观察每一位司乘的精神状态,留意每一辆车的运行状况。当看到疲惫的司机时,会善意提醒他们注意休息;当遇到神色焦急的司乘时,会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这些点滴的关怀,虽然耗费了我们额外的精力,但当收到一句“谢谢”或一个赞许的眼神时,内心就会涌起一股暖流,所有的辛苦都变得值得。
当然,这份工作也伴随着挑战和压力。长时间的重复操作、节假日期间的超负荷工作、少数司乘的不理解甚至刁难,都可能带来心理上的疲惫。但每一次成功协助解决问题、每一次获得司乘肯定,都像一针强心剂,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这份工作的意义。我不再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机械的收费员,而是一个能够传递温暖、提供帮助、守护安全的交通参与者。这种由内而外的认同感和成就感,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源泉,也是这份职业赋予我的宝贵财富。
科技赋能:智慧高速时代的收费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慧高速公路的建设,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的普及让传统的人工收费业务量大大减少。这是否意味着收费员的岗位将逐渐消失?我的感悟是,恰恰相反,科技的赋能并没有削弱收费员的价值,反而促使我们的角色向更深层次、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在 ETC 全面推广的今天,收费员从单纯的现金交易者,转变为更侧重于提供多元化服务的“综合服务岗”。我们依然需要处理 ETC 故障车辆的特情处置,引导不熟悉 ETC 流程的司乘,解释收费政策,甚至处理一些复杂的缴费争议。这要求我们具备更全面的业务知识和更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智慧高速时代,收费员作为一线人员的“人眼”和“人脑”作用并未被替代,反而与先进的监控系统、数据分析平台形成了有效互补。我们能够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和收费站点的智能设备,实时掌握车道运行状况、车辆异常停靠、以及收费广场周边区域的安全情况。当系统发出预警或发现异常时,我们能够迅速核实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通过高清摄像头确认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利用智能语音系统提醒司乘注意安全。
此外,作为收费站的值守人员,我们对周边环境的熟悉度、对突发事件的现场判断力,以及与司乘面对面沟通所体现的人文关怀,是任何冰冷的技术都无法完全取代的。科技让我们的工作更高效,也让我们有更多精力去关注司乘的体验和安全,从而更好地践行文明服务,更精准地协助应急处置。未来的收费员,将是集信息员、引导员、服务员、安全员于一身的多功能人才,他们的价值将通过科技的翅膀得到进一步的放大。
感悟与展望:不止是收费,更是责任与担当
回望我作为高速公路收费员的这些年,深感这份工作赋予我的远不止一份薪水,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和职业担当。我们或许平凡,但我们的岗位却连接着千家万户的出行安全与便利。每一次微笑服务,每一次果断处置,都凝聚着我们对职业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
高速公路收费站,是公路交通的神经末梢,也是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身处一线的收费员,我们不仅要做到业务精湛,更要修炼一颗“服务为民”的初心和一颗“应急为先”的警觉之心。这份工作让我学会了耐心、细致、冷静和担当,也让我更加理解了“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
展望未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持续发展和智慧交通的深入推进,高速公路收费员的工作内容和形式或许会继续演变,但文明服务的精神内核和协助应急处置的关键作用将永恒不变。我们坚信,无论技术如何革新,人性的温度和责任的光芒永远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专业的素养,坚守在高速公路的每一个“窗口”,用实际行动诠释“不止是收费,更是责任与担当”的职业信条,为广大司乘人员提供更加安全、便捷、温馨的出行服务,成为高速公路上永不熄灭的文明之光和安全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