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防线,舌尖上的守护:动物检疫站工作人员深耕畜禽检疫,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的心得与思考

12次阅读

共计 429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1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从牧场到餐桌,从养殖基地到千家万户的厨房,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守护者,他们不直接面对消费者,却用专业、严谨和奉献精神,为我们的食品安全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他们就是动物检疫站的工作人员。他们日复一日地穿梭于养殖场、屠宰场、流通市场,用“火眼金睛”甄别风险,用科学技术排除隐患,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亿万民众的“舌尖安全”。作为一名深耕动物检疫领域多年的工作人员,我深知这份工作的重量与意义,更从中体悟出许多关于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的心得与思考。

检疫,不只是一道手续,更是责任的重量

很多人可能认为动物检疫不过是一道盖章、放行的行政手续,殊不知其背后承载的是沉甸甸的生命健康和公共安全责任。每一次的检疫,无论是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还是流通环节检疫,都不仅仅是对畜禽个体健康状况的评估,更是对整个养殖、流通链条风险的全面把控。我们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确保进入市场、最终走向餐桌的每一份肉品、每一颗蛋、每一滴奶,都源自健康的动物,不带疫病,不含超标有害物质。

这份责任的重量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在产地检疫时,我们需要深入养殖场,对畜禽的饲养环境、健康状况、免疫记录等进行详细检查。这要求我们不仅具备扎实的兽医专业知识,更要细心观察动物的精神状态、毛发光泽、排泄物等细微之处,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疾病。一个细小的疏忽,就可能让病原体突破第一道防线,流入后续环节,甚至引发区域性疫病流行,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更严重的是威胁人类健康。

再比如,在屠宰检疫环节,这被誉为食品安全的关键“关卡”。我们需要对每一头待宰畜禽进行宰前健康检查,对其内脏、胴体进行宰后细致检查。这不仅考验我们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更需要我们耐得住血腥、异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一丝不苟的态度,确保每一块肉都符合食用标准。当发现可疑病变时,必须果断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绝不让一丁点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这种责任,是法律赋予的,更是职业道德和良心驱使的。每当看到市民安心地购买肉品,我便觉得肩上的重担化为了心中的满足与自豪。

疫情之下:检疫工作的双重挑战与坚守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动物疫病频发,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情对畜牧业和食品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在疫情面前,动物检疫站的工作人员往往冲在最前线,面临着双重甚至多重压力。

首先是 疫病防控的巨大压力 。疫情爆发时,我们需要迅速响应,参与到疫情排查、采样、送检、隔离、扑杀、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紧急工作中。这不仅工作量剧增,而且每一步都关乎疫情的扩散与控制。例如,非洲猪瘟疫情期间,我们可能需要在高温酷暑或严寒风雪中,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连续数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地进行排查和处置。精神高度紧张,身体也承受着巨大考验。

其次是 个人健康与安全的风险 。很多动物疫病是人畜共患病,如布鲁氏菌病、炭疽、狂犬病等。这意味着我们在执行检疫任务、接触病死动物时,自身也面临着被感染的风险。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是必须的,但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然而,面对这些风险,我们从未退缩。我们深知,若我们倒下,食品安全防线便可能出现缺口。这种坚守,源于对职业的敬畏,对人民健康的承诺。

我曾亲身经历过一起禽流感疫情的处置。当时,一个养殖场出现了大量家禽不明原因死亡,初步判断为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和同事们立即赶赴现场,在做好严密防护的前提下,对疫点进行封锁、采样、扑杀、消毒。那段日子,我们几乎是连轴转,每天睡眠不足四小时,吃住都在现场附近的临时简易房里。然而,当我们最终成功控制住疫情,看到周围的养殖户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那种由衷的成就感是任何辛苦都无法比拟的。这种经历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在重大疫情面前,检疫人员的专业素养、快速反应能力和无私奉献精神是多么宝贵。

从源头到餐桌:检疫防线如何筑牢?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绝非单一环节的努力,而是一个环环相扣、多层次、全链条的系统工程。动物检疫站的工作,正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核心枢纽。我们通过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共同构建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产地检疫:第一道关口,源头控制

产地检疫是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我们要求养殖场严格执行各项防疫制度,定期对畜禽进行健康监测和免疫。检疫人员会定期下沉到养殖场,对畜禽的生长状况、饲料来源、用药记录以及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检查。只有健康状况良好、无疫病、无药物残留超标风险的畜禽,才能获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准予出栏。这相当于给合格产品颁发了一张“身份证”,确保了源头质量。

屠宰检疫:核心环节,精准把控

屠宰场是动物从活体变为肉产品的关键节点,也是疫病和不合格产品被拦截的最后机会。我们的检疫人员在屠宰场实行 24 小时驻场检疫制度,对每一头入场待宰畜禽进行宰前临床检查,对宰后的胴体、内脏器官进行细致入微的剖检。任何可疑病变,都逃不过我们严格的肉眼观察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测。我们坚持“边检边宰、宰后复检”原则,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立即监督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追溯其来源,确保问题产品不会流入市场。

流通检疫:动态监管,严防死守

畜禽产品在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也存在潜在的风险。流通检疫主要针对跨区域调运的畜禽及其产品,在检查站、物流集散地等关键节点进行。我们会核查《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运输工具消毒证明,并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查,确保其在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这道防线有效遏制了病死动物、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流通。

市场检疫:末端监督,查漏补缺

即使通过了层层检疫,仍需警惕少数不法商贩利用各种手段逃避监管。因此,市场检疫作为末端监督,同样不可或缺。我们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农贸市场、超市、肉店等销售终端进行突击检查,核对产品来源证明,抽样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进行查处。这是对整个防线的查漏补缺,确保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产品是安全可靠的。

细节决定成败:检疫工作的“火眼金睛”

动物检疫工作,是一门“细节决定成败”的科学。一名优秀的检疫员,需要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细微异常的“火眼金睛”。许多疫病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往往隐藏在动物的细微行为、体表变化或器官病变中。

例如,在宰前检疫时,有些猪只可能表面上看起来正常,但经验丰富的检疫员通过观察其眼角、鼻孔是否有分泌物,步态是否异常,甚至听其呼吸音,就能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疾病。在宰后剖检中,有时肺部一个小小的病灶,肝脏上一点颜色深浅的差异,或者淋巴结轻微的肿大,都可能是重要疫病的征兆。这就要求检疫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动物的正常生理结构和疫病病理特征,更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

我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头牛在宰前检疫时表现正常,但在宰后,我对它脾脏的一个微小、不规则的白色结节产生了怀疑。这与教科书上典型的病变描述有所不同,但我凭着多年的经验和直觉,坚持取样送检。结果证明,这头牛感染了一种罕见的寄生虫病。如果当时我没有坚持自己的判断,这块肉很可能会流入市场。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构成了我们专业判断的基石,也铸就了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我们常常说,检疫员的眼睛,是动物健康的“放大镜”,是食品安全的“过滤器”。

科技赋能:智慧检疫提升防线效能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动物检疫工作也正向着智能化、高效化迈进。现代科技的赋能,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的效能。

实验室诊断技术 :过去,很多疫病的诊断需要耗费较长时间。现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疫病快速诊断,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为我们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信息化管理系统 :我们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和追溯管理平台。每一批畜禽产品的检疫信息、流通路径、屠宰加工信息都被完整记录,形成了“从养殖场到餐桌”的全链条可追溯体系。这使得监管部门能够实时掌握畜禽产品的流向,一旦发生问题,能够迅速锁定源头,精准召回,将风险降到最低。

远程监控与 AI 辅助 :在一些大型养殖场和屠宰场,我们正逐步引入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行为识别和异常预警。例如,AI 可以通过分析动物的活动轨迹、进食饮水模式等,自动识别出异常行为,提前预警潜在的健康问题。这些技术不仅减轻了检疫人员的现场工作强度,也提升了监管的覆盖面和精准度。

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 :科技的进步也对检疫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掌握新的检测技术、熟悉新的管理系统。因此,定期的专业培训、技能竞赛成为提升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检疫队伍,才能更好地驾驭先进科技,使其发挥最大效能。

人心齐,泰山移:构建全民食品安全意识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不只是动物检疫站工作人员的职责,它更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只有消费者、养殖户、生产企业、监管部门等多方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构建起坚不可摧的食品安全长城。

作为检疫站的工作人员,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承担着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的责任。我们通过宣讲会、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指导等方式,向养殖户宣传科学养殖、合理用药、疫病防控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树立“先检后宰,病害无害化处理”的意识。我们还积极与消费者沟通,解答他们对肉品安全、检疫标识的疑问,提升公众辨别合格产品的能力,培养科学理性的消费习惯。

我深切体会到,当养殖户主动配合检疫工作,自觉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当屠宰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不弄虚作假;当消费者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查验检疫合格证时,我们的防线就变得更加牢固。每当看到养殖户因为我们的指导,养殖效益得到提升;看到市民因为我们的守护,吃得更加放心,我心中的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便油然而生。

结语:永不停歇的守护,只为舌尖上的安心

动物检疫站的工作人员,或许不被大众所熟知,但我们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我们是疫病与健康的“守门员”,是食品安全与风险的“过滤器”。这份工作充满了挑战,甚至带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每一次成功阻断疫病传播,每一次确保合格产品进入市场,都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做好畜禽检疫,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是我们永恒的使命。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和对人民健康的庄严承诺。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专业精湛的技能、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守在动物检疫第一线,不断提升检疫水平和监管效能,与时俱进,创新求索。我们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定能为亿万民众的“舌尖安全”筑起一道更加坚实、更加可靠的防线,让每一个人都能吃得安心、吃得健康,共同守护我们美好的生活。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