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一名动物检疫站工作人员的坚守与“检疫心经”

10次阅读

共计 310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千家万户的餐桌背后,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守护者,他们常年穿梭于养殖场、屠宰场与流通环节之间,用专业和严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食品安全防线。我们是动物检疫站的工作人员,肩负着确保畜禽产品从源头到餐桌全链条安全的重任。我的工作,或许不为人熟知,但其意义之重大,关乎着每一个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天,我想分享一些我的“检疫心经”,讲述我们如何做好畜禽检疫,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的心得体会。

责任在肩:检疫工作的初心与使命

初入动物检疫行业,我便深知这份职业的特殊性与崇高使命。它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每一次检疫任务的启动,都意味着我们必须以最专业的知识、最严谨的态度去面对可能出现的任何风险。畜禽产品,从养殖到流通、屠宰再到消费,环节众多,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疫病传播、食品安全隐患。

我的初心,便是守护百姓的“舌尖安全”。这份责任,促使我深入学习动物疫病知识、掌握检疫技术标准、了解各项法律法规。我们深知,只有将每一头畜禽的健康状况、每一批产品的来源去向都摸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这种责任感,如同指南针,指引着我们在各种复杂环境下坚定前行,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细节,不给疫病和不安全食品任何可乘之机。确保畜禽检疫合格,不仅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更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精准把控:检疫流程中的“火眼金睛”

做好畜禽检疫,绝非简单的走马观花,而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极强的精密工作。我们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识别出潜在的风险。我们的工作,主要涵盖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流通检疫三大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

以屠宰检疫为例,这是食品安全防线的最后一道关口。当畜禽被送入屠宰场时,我们的检疫工作便已拉开帷幕。首先是 宰前临床检查:我们仔细观察每一头待宰畜禽的精神状态、体表特征、步态、呼吸等,凭借多年的经验判断其是否有疫病症状。例如,猪的皮肤是否出现红斑、发绀,牛羊是否有呼吸急促、流涎等异常表现。我们会用手触摸淋巴结、腹部等,感受其温度和质地,排除发热、腹部膨胀等异常情况。对于发现的疑似病例,会立即进行隔离,并采取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测。

接着是 宰后同步检疫:这要求我们在屠宰加工的同步进行中,对畜禽的头、蹄、内脏、胴体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肝脏、脾脏、肾脏、淋巴结等部位是病变集中区,我们会仔细观察它们的色泽、大小、质地是否有异常,是否有寄生虫、病灶或出血点。比如,猪瘟可能导致脾脏肿大、出血,而肺结核则会在肺部形成结节。对于肉眼无法判断的病变,我们会切开组织进行观察,必要时提取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病理学、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确保诊断的准确性。这些实验室检测技术,如 PCR 检测、ELISA 检测等,能够精准地识别出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从根本上阻断病源进入食品链。

同时,我们还肩负着 检疫票证管理 的职责。每一批检疫合格的畜禽产品,都必须开具合法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这些证明详细记录了畜禽的来源、数量、检疫结果、目的地等信息,是产品溯源的重要凭证。一旦市场出现问题产品,我们可以通过票证追溯到源头,查清责任。这种全链条的质量控制和溯源管理,正是我们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的重要基石。这份工作需要极强的专业知识储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以及高度负责的态度,容不得半点疏忽。

挑战与坚守:检疫一线的酸甜苦辣

动物检疫工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充满着各种挑战。我们的工作环境往往艰苦复杂。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凛冽寒冬,我们都可能需要在养殖场的异味、屠宰场的血腥味中工作。面对待宰畜禽的挣扎与哀嚎,也需要我们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更不用说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接触病原体的可能性让每次操作都必须小心翼翼,严格遵守防护规程。

除了环境和生理上的挑战,我们也常面临心理上的压力。食品安全无小事,肩上的责任如泰山。一旦出现漏检、误判,不仅可能导致疫情蔓延,更会严重损害公众健康和政府公信力。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甚至在梦中都会反复模拟检疫流程,生怕遗漏任何细节。

此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时还会遇到不理解甚至不配合的养殖户或经营者。他们可能为了经济利益试图蒙混过关,这需要我们耐心解释检疫法规,坚定立场,依法依规处理。沟通协调、执法监督,这都是我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选择坚守。这份坚守,源于对这份职业的热爱,源于对人民群众健康的承诺。我们深知,只有我们严格把关,才能确保每一块肉、每一只蛋都安全无虞地摆上百姓餐桌。同事们之间的互相支持和鼓励,也成为我们克服困难、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疫病防控知识和检疫技术,参加各类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动物疫病形势。每一次成功拦截病死畜禽、每一次确保合格产品顺利流通,都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筑牢防线:检疫工作对食品安全的深远意义

动物检疫工作对食品安全的意义,远不止于表面的合格与否。它是一项从源头阻断风险的战略性防线,对国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具有深远影响。

首先,它是预防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保障。通过严格的检疫,我们能将患病、带菌或药物残留超标的畜禽及其产品排除在食品链之外。这直接关系到消费者能否吃到安全、健康的肉蛋奶。如果没有动物检疫这道屏障,被病原体污染或带有高浓度药物残留的畜禽产品将直接进入市场,引发食源性疾病,甚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

其次,它是控制人畜共患病传播的关键环节。许多动物疫病,如布鲁氏菌病、禽流感、狂犬病等,都可以传染给人类,对公共卫生构成巨大威胁。动物检疫站工作人员通过早期发现、及时处置,能够有效切断动物到人的传播链,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类健康。例如,在禽流感流行期间,我们对家禽的检疫和监测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及时发现疫情,采取隔离、扑杀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和向人类传播。

再者,它对维护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的动物检疫能保障畜禽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增强消费者信心,促进畜产品市场繁荣。一旦爆发大规模动物疫病,不仅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整个行业的正常运行,甚至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冲击。我们的工作,正是维护这一稳定秩序的重要一环。

最后,它也是构建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检疫与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等环节紧密衔接,共同构筑起立体化的公共卫生防护网。我们的专业数据和疫情监测报告,为政府制定动物疫病防控策略和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心得体会与未来展望

回首我的检疫生涯,最深的心得莫过于:动物检疫工作是一项良心活、细致活、专业活。它考验的不仅仅是我们的专业技能,更是我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我们或许不是英雄,但我们是食品安全的坚定守护者。

展望未来,动物疫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新的挑战层出不穷。作为检疫站的一员,我们将继续秉持“科学、公正、严谨、高效”的工作原则,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我们将积极拥抱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检疫效率和精准度,实现智慧检疫,让溯源体系更加完善,让监管更加透明。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养殖企业、屠宰企业、流通商的沟通协作,推动全产业链共同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每一份检疫合格证明的签发,都凝聚着我们的汗水与坚守;每一份餐桌上的安心,都离不开我们日复一日的努力。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扎根检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们的初心和使命,为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守护百姓健康,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因为我们深知,我们守护的不仅是畜禽的健康,更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康。

正文完
 0